为推动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落地,让稳岗补贴和技能补贴惠及更多民营企业,服务促进两个健康,我们商人社部失业保险司,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整理汇总,涉及稳岗补贴、技能补贴的政策依据、补贴标准、发放流程等内容。
一、关于稳岗补贴政策
(一)政策背景。稳岗补贴政策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而产生的一项惠民利企政策。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很多企业需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裁员压力增大,急需“雪中送炭”的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维护就业局势和社会稳定。2014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76号),对在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中采取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职工队伍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岗补贴,补贴标准为不超过本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2015年初,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由三类企业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2017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文件又提出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钢铁煤炭煤电行业企业,要降低稳岗补贴门槛,提高稳岗补贴标准。各地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积极推动政策落实,2015至2017年,全国向100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562亿元,惠及职工1.2亿人次,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各地人社部门正在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的通知》(人社厅发〔2017〕129 号)要求,积极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实现符合条件的统筹地区政策全覆盖,符合申领条件的主体全覆盖,为企业脱困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护航。
(二)申请条件。企业申请稳岗补贴需符合下列4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环保政策;二是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三是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统筹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四是企业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运行规范的企业。
统筹地区上年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具备一年以上支付能力且基金使用管理规范的,可以实施稳岗补贴政策。
(三)发放流程。稳岗补贴发放流程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申请稳岗补贴企业的基本条件进行审定,确定补贴企业名单和补贴数额,并公示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部门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定的企业名单和补贴数额,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各地人社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流程,企业可到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咨询具体办理事宜。
(四)补贴标准。企业享受稳岗补贴的标准为上年度企业和职工缴费的50%。目前,全国已有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湖北、广西、重庆、四川、甘肃、青海等12省份明确根据本地实际提高了对钢铁煤炭等去产能企业补贴标准。企业可以将稳岗补贴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
二、关于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一)政策背景。2017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提出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2017年5月15日,人社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40号,以下简称40号文件),明确了技能提升补贴具体标准。为推动各地积极主动、全面规范地落实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目前,人社部门正在开展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提出了“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都能享受到技能提升补贴”的目标。政策实施一年,全国已向24万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4.6亿元,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普遍反映这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好政策,是失业保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大政策创新。
(二)补贴标准。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费3年以及以上,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可按初级工1000元、中级工1500元、高级工2000元的补贴标准上限申领技能提升补贴。
(三)发放方式。技能提升补贴采取补贴直发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防范道德风险,确保职工本人直接受益。具体来说:第一步,职工在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到本人失业保险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第二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网查询、与失业保险参保信息比对等方式进行审核;第三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直接将补贴资金发放至申请人本人的个人银行账户或社会保障卡。
各地在实际经办过程中,普遍因地制宜,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呈现出不同特点。一是在补贴标准上,体现对紧缺急需工种的不同倾斜。有27个省份根据本地产业发展方向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将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向地区紧缺急需职业(工种)予以倾斜。上浮比例最高的达到50%,如浙江、安徽。二是在申报材料上,体现方便职工的原则。一半以上省份只需3-4项申报材料,除身份证或社保卡、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外,还需提交银行卡和填写《补贴申请表》;少部分省份只需身份证或社保卡、证书等2项材料。三是在办理流程上,体现简政放权的要求。北京、重庆等12个省份开通了覆盖全省的网上申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