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丽水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统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普遍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上网、建网站、做网页)。特别是宏观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宏观引导不到位。使社会整体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滞后、积极性不高,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氛围没有形成。经济的落后更多的是观念的落后和信息的不对称,观念落后需要正确的引导,信息不对称需要信息化建设加以解决。过去总认为在信息化建设上大家同处一起跑线,对落后地区是一次发展机遇。从近两年丽水情况看,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地区比较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并呈拉大之势。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借助信息化加快发展的机遇空间在快速变小。特别是丽水经济建设如何借助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认识不足,或者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丽水虽制定了《丽水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纲要》,但没有一个具体部门负责对信息化建设纲要的具体实施。丽水的信息产业发展如何引导,信息化建设切入点到底在那里等问题有待于进行专题研究。我们为什么要搞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对丽水的经济起到什么作用?根据丽水的实际信息化建设应该怎样搞?城市化和信息化的结合点在那里?这些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还是没找到很好的答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没有很统一、很明确。目前还是仅停留在考虑如何建网、采用什么方式建网是最安全、部门要项目要资金、政府资金紧缺考虑怎样筹措资金等层面上。
(三)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奇缺,应届本科毕业生回丽水就业的很少,还有不少的丽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外流现象。这一状况每次总结和会议都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相应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四)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力度不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设计、监理、工程验收,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监管,目前在启动的信息化建设工程质量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综合造价偏高、网线质量差、设计功能浪费、应用软件盗版等现象。
二、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把信息化建设真正的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真正组织力量研究丽水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结合点等,这是我们丽水要搞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丽水市实施生态战略,绿色经济和信息化建设是关键的结合点。如何利用政策引导丽水的绿色经济有效利用信息化工具增加绿色经济的附加值来加快丽水经济的发展是政府要考虑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在农业方面:丽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从农户零星种植养殖向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方向转变,全市目前有各类农业示范园区33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的猪场45个,特色农业基地有遂昌的茶叶、缙云的麻鸭、青田的杨梅、松阳的齐橙、庆元的烟叶等。这些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基地是丽水农业经济和信息化的结合点,也是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中的切入点。
在工业方面:丽水的工业基础较差,除了纳爱斯集团、凯恩集团等几家有一定规模外,其余的工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是近几年小规模工业企业不断出现,而且发展较快,也正是这些小规模工业企业组成了丽水几个特色的块状工业经济(龙泉的青瓷、云和的木制玩具、缙云的灯管、青田的皮鞋等)。丽水的竹制品企业近400家,其中产值在5000万以上只有2家,其余的规模都不大,而产品大部分类同,如果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将400家企业虚拟为一个企业,那么这个企业将是全球最大的竹制品企业,这样品种规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的品牌统一,产品的附加值将大大的提高。将丽水的块状经济利用信息网络,并且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尽快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品质和产品竞争力,来加快丽水经济发展,这就是丽水信息化建设在工业经济中要寻找的突破点。信息化建设只有同经济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信息化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这样的信息化才有生命力。
(二)政府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宏观引导力度。政府在自身信息化建设即电子政务建设中强调规范工作流程、增加办事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作用固然重要,但是政府对整个社会信息化建设宏观引导更迫切。通过宏观引导使信息化更快的推动经济建设。出台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和引导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
1、政府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对应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产品和改造生产流程,提高经济效益的企业进行扶植、奖励。将企业信息化改造项目例为技改项目的重要内容,给予项目财政贴息。
2、政府对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和市场化方式组建的虚拟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给予一定时期的免税或给予政府贴息资金,鼓励有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信息中介企业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组建虚拟企业,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丽水产品的竞争能力。
3、政府要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信息中介企业的积极性,尽快的活跃网络信息中介市场。如,目前丽水农机110信息网络虽然已经延伸到大部分乡镇,但是作用不明显,关键是110信息站是政府部门,信息员的报酬与信息的使用量、信息质量无关,信息员没有积极性。政府应该通过对信息站进行政策扶持,逐渐使信息采集和信息使用市场化,使信息采集贴近丽水市场,同时市场得到的信息是真正有用的信息,这样信息中介企业才有可能生存和发展。目前丽水的网络信息中介企业几乎没有,政府要尽快的推出对网络信息中介企业特殊的扶持政策。尽快的让网络信息中介市场活跃起来,丽水的产品才能同有用的信息结合,产品的附加值就有可能提高。
(三)政府要确立信息化建设的投融资政策。信息化建设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过程,所以要明确信息化建设投资长期计划,明确政府信息化建设投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并根据财力状况逐年增加。
建立信息化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信息产业、政府信息化工程、公益性信息化工程,通过示范作用和相应的政策引导,促进社会资金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组建股份公司,大力推进股权集资,广泛吸引社会闲散资金。
(四)信息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培育和政策吸引。首先是丽水市高校、中等专科学校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等要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为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本地的信息化人才。对中小学的教师进行普遍的信息应用教育,并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城区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力度要加大,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网络实用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力度,建立信息化技术考培分离制度,信息化技术培训设立信息化技术考核的等级证书制度,把信息化技术考核等级证书作为上岗的必备的条件。建立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库,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有限的专业人才。设立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奖励基金,奖励对信息化建设有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政府要尽快出台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确保信息化建设工程质量。目前在信息系统工程领域,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因此一些省、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纷纷出台了地方条例、管理办法,如上海、深圳、湖南等地,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浙江省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做这方面的工作,如省经贸委正在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规范、企业信息化建设竞标管理办法等,省信息产业厅正在制定浙江省信息化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等。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市政府应根据丽水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指定单位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信息化系统工程的质量。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推行工程咨询、监理和验收制度,把预防、过程控制和检验把关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信息系统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体系具体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市场准入,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针对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管理办法、咨询监理机构工作规范和机构、人员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等,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公司,才能承担相应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施工和监理工作。二是过程控制,逐步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公司,通过专业监理公司帮助业主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费用进行控制。三是检验把关,市场准入关把住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了,最后工程质量如何,应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合同条款进行测试,由数据进行评判。目前可以邀请有能力的电信运用商参与此项工作。